PZ箱雖小,但在實際設計制造中,由于沒有統一的規范,導致設計的隨意性比較大,出現的問題不少。對PZ箱存在的諸多缺陷發現不了是問題的關鍵。下面對結構存在的問題,逐一進行分析供設計制造參考。
1、進出線方式設計決定內部元件安裝位置。安裝元件的設計必須要考慮預留進出線空間,以確保外接電纜的施工方便及以后檢修,因此前期的設計是源頭,合理與否與設計有很大的關系。例如,下進下出方式,下部應留出足夠的走電纜和壓接電纜的空間,以電纜交叉少、走線順序美觀、方便接線和檢修為原則。同時上部也要留出進線及壓接線鼻的空間。過渡轉接電纜的,設計時也要考慮。因此進出線方式,包括下進下出、下進上出、上進上出、上進下出、轉接過渡等,不論哪種方案,都應該在技術交底、安裝說明或圖紙上,具有明確的要求和標識,或進行圖紙模擬供安裝元件使用。元件安裝時,應嚴格按照這些要求進行策劃生產。
2、安裝板上的元件最好攻絲安裝,不建議背面使用螺母的方式,以便日后更換元件和檢修。特別是進線轉接箱,電纜大元件多,否則將造成極大的不便和麻煩。可以想象,現場箱子安裝接線完畢后,如果要更換元件,除了拆除所有電纜,還必須拆下安裝板,方能拆下元件,更換元件后,再全部恢復原樣,工作量之大,效率之低,難以估算。
3、兩體結構尺寸較大的PZ箱,框與安裝板聯接部件少而且強度不夠。組裝時箱子平放在地上沒有問題,此時很少有人看出聯接部件的強度低。但如果換一個角度看,即箱子實際是立著使用的,安裝板尺寸大,安裝的元件多且重,當箱子立起來后,安裝板、所有部件及材料的重量都要依賴框與安裝板間的聯接部件支撐,這時整個安裝板下墜變形。即使箱子平放在地上,元件等部件安裝完后,如果將箱子抬起來,安裝板中間向下彎曲變形嚴重。因此兩體結構尺寸較大的PZ箱,應合理確定框與安裝板聯接部件的數量,同時對聯接部件強度低的缺陷重新設計確認,以保證不再出現以上所述問題,當然箱子尺寸大小不一,連接件的結構不可能萬用。
4、面板結構,不論明裝和嵌裝箱,箱體尺寸500*500范圍內有兩排活門蓋板的照明箱,最好不設計使用鉸鏈門結構,特別是小箱子有兩個大活頁,難加工又不好看,而采用平板式加四邊折彎結構,看起來簡單美觀,加工制造安裝也容易的多。可參照ABB制造的照明箱結構重新進行設計規范。
5、嵌裝箱的安裝板或安裝導軌應能前后調節。箱體下入墻內后,其深度并不一致,但后來安裝時門框(蓋板)的折邊須頂著墻面,生產加工時原本微型斷路器高出隔板2mm,現在卻矮了半厘米多,這就是安裝板或安裝導軌無法前后調節的結果,如果能調節,也不至于出現這種現象。一排微斷的安裝板要用兩個螺栓,兩排微斷的安裝板要用四個螺栓,以便前后調整,以保證微斷露出隔板2毫米,
6、活門蓋板的設計應合理美觀。不可用太厚鋼板,1.0板比較適中;與箱體顏色要么完全一致,渾然一體,要么顏色反差較大,看起來非常明顯;有一排以上活門蓋板時,長度要相同;活門蓋板的長度要與箱門長度相適應,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比例,雖與微斷的多少有關,但不是絕對的關系,不能因為開關數量少,蓋板長度尺寸就小。例如某個開關箱,有5個微斷,蓋板設計長度為125 ,看起來與箱體外形極不協調;每個活門蓋板的最大長度與最多回路多少有關,并非想多長就多長。有機玻璃門的最大長度是24回路模數,ABB制造的照明箱是23回路模數,因此我們設計時最多不能超過25回路模數。特殊情況必須超過時,應單獨提出研究,同時應使用1.5厚鋼板。
7、應重視進出線端子最大接線能力的設計。以100A終端箱為例,中性線進線最大可接25平方,接地保護進線最大可接16平方,中性線出線最大可接10平方,接地保護出線最大可接6平方。